近年来,民乐县坚持聚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,聚力推进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努力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换,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,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,全县农机化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正视农机化薄弱环节,重视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、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新挑战的背景下,农机化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农业机械化面临着更迫切的要求、更严峻的挑战。一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。突出表现为“低多高缺”。低水平、高能耗、功能单一的小型机具多,老旧机具多,呈现出不适应发展需求的过剩,落后的、该淘汰的淘汰不了,成为发展中的累赘;满足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、复合型、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偏少,玉米复式播种、联合收获、马铃薯一体化种植、中药材移栽、秸秆加工转化、高效植保、畜禽养殖、大蒜生产等机械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。二是重点产业农机化发展不够平衡。2016年,全县种植业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7.87%,畜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仅有44%,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48%,中药材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6%;麦类作物基本实现机械化,但制种玉米收获环节主要以人工为主,马铃薯、中药材收获仍靠人工捡拾;大蒜、高原夏菜机械化生产还没有实质性进展。三是农机化发展方式不可持续。我县85%的农户家中都购置一台以上中小型农业机械,“家家买农机,户户小而全”的低水平、粗放式发展特征依然明显;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、规范化程度不高,农机利用效率、使用效益不高;基层农机管理、推广、安全监管队伍年龄老化、知识老化,服务发展的能力不足。耕地细碎化、机耕道、场库棚等配套设施滞后,仍是我县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。
二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,推进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,民乐县已经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725.5万元,其中:中央补贴资金10324.5万元,省级财政补贴资金401万元,补贴受益农户数17484户,补贴农机具累计23051台(件),其中:大中型拖拉机4346台,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7.87%。全县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为主向机械为主的历史性跨越,农机化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坚持“产业急需、农民急用”,围绕盘活优化存量,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宣传力度,加快淘汰能耗高、污染重、性能低的老旧机具,推广应用符合“国三”标准的动力装备,促进农机装备换挡升级和节能减排,实现绿色环保发展。
三、发挥农机补贴政策导向作用,深化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2016年,我们坚持稳中求进、服务大局,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优化管理、增添动能、补齐短板、壮大主体,加快“机器换人”,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一是强化农机补贴政策导向,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。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,切实提高短板领域、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,满足我县“特色农业大县建设”的需求,对深松机、深松联合整地机、激光平地机、玉米施肥铺膜播种机、马铃薯播种机、收获机、免耕播种机、玉米联合收获机、中药材收获机、谷子收获机、秸秆青贮机、秸秆打捆机、包膜机、残膜捡拾机、简易保鲜储贮藏设备等15种绿色高效机具实现“敞开补贴、累加补贴”,压减剔除低端、过剩、安全事故多发的手扶拖拉机、小四轮拖拉机、条播机、微耕机、铧式犁等农机具,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引导资金、技术、装备要素向关键环节、薄弱环节机械倾斜,促进农机装备增量向主导特色产业聚集,向新型经营主体聚集。
二是围绕特色产业,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。坚持把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围绕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要素的机具和前端、中端、末端各环节的集成,积极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推广。围绕薄弱环节抓配套。突出马铃薯、中药材、制种玉米、油菜、设施农业及畜牧养殖等主导特色产业,倾斜补贴资金,加大推广力度,重点配套节本增效新机具。2016年引进推广各类新机具1233台(套)。围绕关键环节抓攻关。着力攻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、马铃薯起垄施肥铺膜播种一体化种植、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种植三项关键技术。2016年引进推广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34台,马铃薯种植机、收获机60台,根茎类中药材种植机42台。围绕示范点建设抓样板。2016年建立马铃薯、中药材、畜牧养殖饲草加工全程机械化科技示范点5个,样板示范面积6000亩。突出主推技术、集成配套技术,加大了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力度。
三是规范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,创新农机服务体制机制。坚持农机购置补贴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,利用“一乡一农机合作社”建设试点、合作社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省级累加补贴政策等,加大了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力度。紧紧围绕培养一个人、建设一个场所、建立一个机制的“三个一”工作环节,以“五有”农机合作社为标准,创新组建模式,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创新、机制创新、管理创新,拓展了合作社服务功能。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,走农机大户带动型;充分发挥村干部的组织优势,走支部扶持发展型;充分发挥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知识优势,走高技术人才主办型;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的创造力,走能人创办型的发展路子。2016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服务组织倾向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,全县创建省级示范性合作社2个,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个,农机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70个,增强了全县农机推广服务的能力,提高了全县农机推广服务的水平,促进了全县农机推广服务的规范化建设。
综合分析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情况,今后一个时期,仍然是我县农机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,全县农机化发展将进入提高装备水平与优化结构并重,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与经营效益并举,农机社会化服务加速推进,农业机械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新阶段,我们将以担当的智慧、担当的魄力、担当的精神、担当的定力,撸起袖子,干事创业,逐步实现农机化“全程、全面、高质、高效”发展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。